孙中山先生曾说:我国近代文化事事皆落人之后,唯有饮食一道之进步,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。
孙中山先生曾说:我国近代文化事事皆落人之后,唯有饮食一道之进步,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。
一、瓯菜是文化
文化是一切事物的渊源和灵魂。民以食为天。“吃”才是永恒的主题。
瓯菜文化是中国瓯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。瓯菜又称温州菜,广义来讲,包括台州菜和丽水菜。温州古称瓯,瓯菜以温州的古称命名,它蕴含着与当地历史文化相关的信息。瓯菜的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:
一)萌芽期大约在五千年前,在今温州地区的瓯越先民在瓯江、飞云江中下游背山临水的坡地定居下来,过着渔猎与原始农业相结合的生活。瓯越的饮食传统一直变化不大,以烹制海、江鲜见长。但古人类有饮食现象,并不能说就是某种菜系的开始。从历史上看,作为一个地方菜系的瓯菜,有着漫长的孕育过程。
二)雏形期从温州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看,宋代是温州历史上科技和贸易发展的黄金时期。早在北宋咸平二年(公元999年)温州被朝廷列为对外贸易口岸,成为滨海的重要商贸城市。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饮食业繁荣昌盛局面。“四时游客,释道信徒,来往不绝,酒楼、茶肆、客栈、歌馆日夜喧嚣;风味小吃,挑夫走贩,叫卖声声,非常热闹”。
宋代皇室的饮食生活,羊肉占重要地位。宋室南渡后,仍以羊肉为主,不过“南食”比重逐渐增大。“南食”特点是海产品比列上升,尤以蟹类入馔更为突出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年)温州设置舶司,管理海外贸易,还设有“来远驿、待贤驿”,接待外国贡使和客商。街市酒楼、歌馆、食店、茶肆鳞比。据史载,主食有饭、粥、面,配以海鲜入馔为主,鱼、虾、蛤、蟹、时令果蔬应有尽有。主要工艺以炸、熘、炒、蒸、煮、烙、烤为主,精致的工艺菜和食品雕刻已在饮宴中出现,遗憾的是当时的菜单没有遗留至今。
据南宋.吴自牧《梦梁录》载,京都临安从温州等地运入的海鲜有干贝、青虾、牡蛎、蝤蛑、梭子蟹、花蛤等40多种;淡水鱼有鲈、鲥、鲫、鳇、鲟、鳜、蟹、虾等40多种。

而在这个雏形期,瓯菜已经富含文化信息。许多温州地名都带上食材或菜点名称。如:鲤溪、鲤屿、鹅颈头、馒头巷、馒头驻、卖醋桥、卖糖巷……还有民间传说:在元末明初,温州义军定于中秋节起义,杀蒙古人的故事,中秋吃粉干(分官)、吃芋头(无头)、吃灯盏糕(等斩)等。
2014年出版的“温州菜及典故”,里面也有许多瓯菜的文化典故。如:谜语,”驼背老公公,胡须一大鬃,杀底没有血,烫亡红彤彤。(谜底:虾儿)”“紫红的树,紫红的花,紫红的手巾包芝麻。(茄儿)”灵昆顺口溜:正月蛄(蟛蜞)、二月蟹(蟹儿)、三月斓鲋(跳鱼)、虾蛄弹(虾蛄),四月蝤蛑当肉卖。
三)成型期瓯菜成型于清末民初。据2010年12月出版的温州第一街——五马街记载。1916年五马街口已开设了“盛和”餐馆。民国初年各餐馆经营的热菜有敲鱼、三鲜、炒鳝鱼、贵妃鸡、芋艿鸭等。冷盘有卤猪头肉、花蛤、彩蛋、炸羊尾、拌三丝等(据瓯菜泰斗徐岩池老师在1974年口述)。20世纪三四十年代,温州市区稍有规模的酒楼、餐馆有五马街“国际、醒春居、华大利、味雅”、府前街钟楼下“中央饭店”、东门“乐园餐馆”、南门“聚乐园”、西郭“林宝记”等。
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稍有名次的点心包点店有县前郑德大汤圆店、白蛇烧饼店、陡门头灯盏糕、矮人松糕、长人馄饨、东海糄儿、马蹄松、油卵、猪油糕等。朔门屯前口林元娒、林昌桂父子开设的米食包点店,打绳巷口,邵永桂开设的寿桃米塑扁儿店。东门陡门头胡岩元、胡新洲父子米食包点店。
四)兴盛期1956年春温州市饮食公司成立。夏秋时,公司经理毛志平派干部陈杰先生带领温州名厨、名师徐岩池、南永坤共10人赴杭州参加全省各地菜点展销会,现做现卖。由广大群众来评味“打分”。温州三丝敲鱼、炸溜黄鱼、龙凤动物冷盘、米塑(苏武牧羊)、温州鱼饼等瓯菜和点心轰动杭城。从此温州菜点令省领导与同行们刮目相看。温州菜进入浙江菜谱四强之一。
1974年7月,市饮食公司成立《中国菜谱》编写小组,由叶国光到杭州执笔编写《浙江篇》,温州三丝敲鱼、马铃黄鱼、炸溜黄鱼、芙蓉蝤蛑等10道菜入篇《中国名菜》,七星鱼丸等30道菜肴入选《温州地方菜谱》。1979年,白蛇烧饼、矮人松糕、马蹄松、长人馄饨、灯盏糕等点心入选《中国小吃谱》。从此,温州地方菜点正式进入国家文化殿堂。

1983年11月第二代名厨金次凡代表浙江队在全国首届烹饪大奖赛中,取得优秀厨师第一名。1990年第三代厨师周雄在全国青工烹饪大赛中夺取全国青工第一名,得到国家领导人江泽民、李瑞环、张劲夫、薄一波等接见。还有温州厨师仇元华、潘晓林、郑佐波、陈世俊等人在全国、国际奖赛中夺取金牌、银牌、特金牌和团体金牌,为瓯菜的发扬光大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作出贡献。
1986年,金次凡编写的《中国名菜》中,温州菜从10个增加到46个。瓯菜的文化内涵得到很大提升。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民给瓯菜厨师们提供了广阔的餐饮舞台。由于广大厨师的共同努力,瓯菜迎来了黄金时期。
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批瓯菜厨师,应聘出国。今天欧美餐饮市场,尤其是法国、荷兰、西班牙、意大利、德国等国家,瓯菜厨师占了中国餐馆的较大比例。瓯菜的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到发扬光大。同时,在全国各地,凡是有温商的地方,都有瓯菜厨师在拼搏。
五)发展期1996年,温州市烹饪协会成立。瓯菜厨师们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。而随着“温州模式”在全国的发扬深入,给瓯菜厨师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。新疆、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沈阳、昆明、江苏等省市的温商们聘请温州厨师们承包厨房(或参股)开设以瓯菜(味)为主导的“温州大酒店”。把瓯菜走向全国各地,扩大了知名度。
市场经济使温州部分先富起来的市民,对“吃”的要求越来越高。高级宾馆、酒店、会所、纷纷开业登场,外省、市菜系亦抢滩温州,广东帮、四川风味、江苏菜、湖南菜、乃至西班牙餐、意大利菜馆、肯德基、麦当劳都参与了市场竞争;高档食材龙虾、辽参、干鲍、鱼翅、燕窝、象鼻蚌、虫草等涌入鹿城;结婚、做寿酒筵高达一万元一桌(不包括酒、烟);餐饮市场出现畸形繁荣。给瓯越厨师们带来很大机遇和挑战。一个大酒店春节前后,预订桌席上万桌,一天四五百桌成“家常便饭”,一天几百桌龙凤动物盘、龙虾、象鼻蚌、鱼翅、辽参、厨师和餐饮工作人员的技术难度与工作强度可想而知。
同时,对外来菜系的口味、取长补短,尽量做到适合温州市民口感。对偏淡、偏生的广东菜稍加点咸味、蒸熟一点;四川菜减少麻辣调料;江苏菜减少甜味;湖南菜减咸辣味稍加白糖、老酒味等;做到增加品种,开拓味别使瓯菜更加锦上添花。

近几年来旅游业的发展,农家乐和私房菜“民宿”的掀起,使餐饮业更加丰富多彩,各具千秋。但是由于世界潮流的波及,温州经济产生波动,许多酒店出现亏损、停业、开始了新一轮重新洗牌。许多大酒店放下架子,推出中低价“和菜”,传统的制作复杂的瓯菜(点)陆续上桌。周师傅私菜馆中午推出399一桌的八碟八菜套餐,挂霜荸荠丸、炸羊尾、卤牛肉、卤豆腐干、鸭舌、炸槐豆、油炸虾儿、七星丸、咸菜鸡、敲虾、扣肉、生炒鸡、荷叶粉蒸甲鱼、滑炒鲜贝、油泡丸、麦鸡儿、芙蓉蛏子、豆芽鲫鱼汤等价廉物美的“老”菜陆续推出,得到群众欢迎,带来经济效益。景星包点店推出南瓜实心包、油饺儿、马蹄松、大饼、生煎馒头等市民喜欢的新老包点。
2014年4月叶国光出版了《温州菜及典故》一书。2015年6月,周荣光先生出版了《泽雅纸山食文化》一书。把瓯菜文化用文字记录下来,为瓯菜的文化作出历史贡献。2008年周雄先生被浙江省政府定为非遗瓯菜传承人。瓯菜技能进入非遗殿堂。2015年尊越“瓯菜博物馆”正在筹办。